首頁 >圖片 >
dna與rna在細胞中的分布_dna與rna
發布時間:2023-06-21 13:50:21 文章來源:互聯網
1、RNA指ribonucleicacid核糖核酸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的沒有分支的長鏈

1、RNA指 ribonucleic acid 核糖核酸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的沒有分支的長鏈。

2、分子量比DNA小,但在大多數細胞中比DNA豐富。


(相關資料圖)

3、RNA主要有3類,即信使RNA(mRNA),核糖體RNA(rRNA)和轉移RNA(tRNA)。

4、這3類RNA分子都是單鏈,但具有不同的分子量、結構和功能。

5、 在RNA病毒中,RNA是遺傳物質,植物病毒總是含RNA。

6、近些年在植物中陸續發現一些比病毒還小得多的浸染性致病因子,叫做類病毒。

7、類病毒是不含蛋白質的閉環單鏈RNA分子,此外,真核細胞中還有兩類RNA,即不均一核RNA(hnRNA)和小核RNA(snRNA)。

8、hnRNA是mRNA的前體;snRNA參與hnRNA的剪接(一種加工過程)。

9、自1965年酵母丙氨酸tRNA的堿基序列確定以后,RNA序列測定方法不斷得到改進。

10、目前除多種tRNA、5SrRNA、5.8SrRNA等較小的RNA外,尚有一些病毒RNA、mRNA及較大RNA的一級結構測定已完成,如噬菌體MS2RNA含3569個核苷酸。

11、DNA 指deoxyribonucleic acid 脫氧核糖核酸(染色體和基因的組成部分)脫氧核苷酸的高聚物,是染色體的主要成分。

12、遺傳信息的絕大部分貯存在DNA分子中。

13、 分布和功能 原核細胞的染色體是一個長DNA分子。

14、真核細胞核中有不止一個染色體,每個染色體也只含一個DNA分子。

15、不過它們一般都比原核細胞中的DNA分子大而且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

16、DNA分子的功能是貯存決定物種的所有蛋白質和RNA結構的全部遺傳信息;策劃生物有次序地合成細胞和組織組分的時間和空間;確定生物生命周期自始至終的活性和確定生物的個性。

17、除染色體DNA外,有極少量結構不同的DNA存在于真核細胞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18、DNA病毒的遺傳物質也是DNA。

19、 結構 DNA是由許多脫氧核苷酸殘基按一定順序彼此用3’,5’-磷酸二酯鍵相連構成的長鏈。

20、大多 數DNA含有兩條這樣的長鏈,也有的DNA為單鏈,如大腸桿菌噬菌體φX174、G4、M13等。

21、有的DNA為環形,有的DNA為線形。

22、主要含有腺嘌呤、鳥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4種堿基。

23、在某些類型的DNA中,5-甲基胞嘧啶可在一定限度內取代胞嘧啶,其中小麥胚DNA的5-甲基胞嘧啶特別豐富,可達6摩爾%。

24、在某些噬菌體中,5-羥甲基胞嘧啶取代了胞嘧啶。

25、40年代后期,查加夫(E.Chargaff)發現不同物種DNA的堿基組成不同,但其中的腺嘌呤數等于其胸腺嘧啶數(A=T),鳥嘌呤數等于胞嘧啶數(G=C),因而嘌呤數之和等于嘧啶數之和。

26、一般用幾個層次描繪DNA的結構。

27、 一級結構 DNA的一級結構即是其堿基序列。

28、基因就是DNA的一個片段,基因的遺傳信息貯存在其堿基序列中。

29、1975年美國的吉爾伯特(W.Gilbert)和英國的桑格(F.Sanger)分別創立了DNA一級結構的快速測定方法,他們為此共獲198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30、自那時以后,測定方法又不斷得到改進,已有不少DNA的一級結構已確立。

31、如人線粒體環DNA含有16569個堿基對,λ噬菌體DNA含有48502個堿基對,水稻葉綠體基因組含134525個堿基對,煙草葉綠體基因組含155844個堿基對等。

32、現在美國已計劃在10至15年內將人類DNA分子中全部約30億個核苷酸對序列測定出來。

33、 二級結構 1953年,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提出DNA纖維的基本結構是雙螺旋結構,后來這個模型得到科學家們的公認,并用以解釋復制、轉錄等重要的生命過程。

34、經深入研究,發現因濕度和堿基序列等條件不同,DNA雙螺旋可有多種類型,主要分成A、B和Z3大類,其主要參數差別如下表。

35、 一般認為,B構型最接近細胞中的DNA構象,它與雙螺旋模型非常相似。

36、A-DNA與RNA分子中的雙螺旋區以及轉錄時形成的DNA-RNA雜交分子構象接近。

37、Z-DNA以核苷酸二聚體為單元左向纏繞,其主鏈呈鋸齒(Z)形,故名。

38、這種構型適合多核苷酸鏈的嘌呤嘧啶交替區。

39、1989年,美國科學家用掃描隧道電鏡法直接觀察到雙螺旋DNA。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標簽:

精彩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