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觀點網訊:近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等11個部門聯合制定出臺《浙江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辦法(試行)》,成為全國首個數據知識產權領域規范性文件。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據悉,《辦法》對數據知識產權登記主體、客體、原則、程序、登記證書效力及部門職責等作出全面規范。
《辦法》明確,通過登記前存證、登記中公示、登記后撤銷,明晰數據權益歸屬;通過明確登記證書效力,激發數據處理者創新創業創造;全面規范數據登記和使用行為,形成多元參與的數據要素治理體系。
另據了解,全國首個多跨貫通的“浙江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臺”自今年4月上線以來,已實現與6家存證平臺、3家公證機構、4家交易平臺打通,并以申請人自愿為前提,為企業提供免費的數據知識產權登記服務,實現了存證、登記、交易轉讓全流程在線辦理。該平臺屬于“浙江知識產權在線”的子場景,浙江政務服務網、浙里辦均可搜索登錄,申請人提出經區塊鏈存證或數據保全公證后,對數據知識產權進行登記,頒發登記證書,可用于數據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和權益保護。目前,登記平臺共受理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申請26件、公示12件、登記3件。
同時,浙江省數據知識產權運用保護地方實踐初見成效。杭州、舟山、臺州等地積極推進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已有14家數據企業通過數據知識產權質押實現融資9700萬元;寧波、嘉興、舟山等地探索構建數據知識產權保護運用風險分擔機制,落地全國首單數據知識產權被侵權損失保險;衢州探索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中的數據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工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