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舍利是指佛教祖師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后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
2、據傳,2500年前釋迦牟尼涅盤,弟子們在火化他的遺體時從灰燼中得到了一塊頭頂骨、兩塊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
(相關資料圖)
3、佛祖的這些遺留物被信眾視為圣物,爭相供奉。
4、 舍利子印度語叫做馱都,也叫設利羅,譯成中文叫靈骨、身骨、遺身。
5、是一個人往生,經過火葬后所留下的結晶體。
6、不過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頭是完全不同的。
7、它的形狀千變萬化,有圓形、橢圓形,有成蓮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薩狀;它的顏色有白、黑、綠、紅的,也有各種顏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瑪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鉆石一般。
8、 經上說,舍利子是一個人透過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來的,它十分稀有、寶貴。
9、像佛陀涅盤后,所燒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當時有八個國王爭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們將佛的舍利帶回自己的國家,且興建寶塔,以讓百姓瞻仰、禮拜。
10、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
11、如中國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虛、章嘉等大師們,他們都留下相當數量的舍利。
12、 據有關佛教文獻記載。
13、佛祖釋迦牟尼去世火化后,信徒們在他的骨灰中發現了許許多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堅硬如鋼的圓形硬物,這就是舍利,俗稱舍利子,歷來被視為佛門珍寶。
14、 舍利,據觀察,是一種骨質結晶物,其物質組成結構不詳。
15、據說,只有得道高僧圓寂火化后才能出現。
16、舍利現象本十分罕見。
17、但近年來,舍利現象屢有出現,成為當代佛教界的一個奇聞。
18、 1990年12月。
19、新加坡華人高僧宏船法師圓寂,火兒后,人們在他的骨灰中撿到480顆彩色的、類似水晶體的硬物,有些還閃爍著鉆石般的光亮。
20、據辨認。
21、與佛門珍寶舍利子毫無二致。
22、 高僧們火化后形成的舍利子大小不一,色澤各異,1993年5月7日晚,我國東北沈陽唯一藏傳佛教喇嘛教實勝寺的79歲大經師召烏力吉高僧(蒙族),感覺身體不適,想回原籍遼寧阜新一趟,不料,寺里派人剛送他到沈陽火車站,他便悄然圓寂。
23、高僧的遺體是送到沈陽文官屯殯儀館火化的。
24、火化后,在他的骨灰中發現紅、綠、黃、黑、白等多色珍貴結晶體數十枚,大的如黃豆,小的似米粒,經佛教專家鑒別.認為是高僧圓寂留下的珍貴舍利。
25、 據說,有些高僧留下的舍利子多達萬顆。
26、1991年3月,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臺山佛教協會副會長通顯法師圓寂火化后,得五色舍利子一萬一千顆,堪稱古今之冠,世界之最。
27、 一些高僧留下的舍利子竟大如雞卵。
28、1989年9月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縣西洗石庵住持、93歲高齡的寬能法師圓寂,火化后得到了3顆碧綠色、晶瑩透明的舍利子,每顆直徑3-4厘米,好像綠寶石一般。
29、 尤令人稱奇的是高僧圓寂后心臟火焚不化,最后竟也化成堅固的舍利子。
30、1994年93歲的圓照法師在陜西省長安縣喂子坪鄉觀音山法華寺修行。
31、進入6月份以來,就水米不進。
32、6月12日,神色突然異常興奮、激動,晚上9點多時,她對前來探望的寺內眾弟子演講了一通佛法后,說了一句“我將心留給眾生”,便再無聲息;眾人看時,已合眼閉 目,盤腿打坐,悄然圓寂。
33、四天之后,弟子們按照佛教教規,在寺內一大青石板上架起木柴,將法師焚化,大火燒了整整一天,法師法體形成百多顆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舍利子和舍利花。
34、舍利花顏色雪白,鑲嵌著米粒大小的呈紅、黃、藍、褐色的結晶體。
35、尤為神奇的是,法師心臟久焚不化,成為一個呈黑褐色的巨大舍利子。
36、火化結束時,心臟尚軟,之后逐漸變硬,當時在場的百余名弟子們均親眼目睹。
37、據稱,圓照法師性情靜、平和,心地善良,但飯量極小.每餐只吃一二兩。
38、法師的俗家弟子、長安縣氣功協會會長王緒文介紹,法華寺曾派人攜舍利子到省佛教協會,經余元大師鑒別,確認是罕見的舍利子。
39、后來,當地人為了永久存放,又籌措資金專修了一座舍利塔。
40、 關于舍利子的形成,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41、有些學者提出,由于佛門僧人長期都是素食,攝入了大量的纖維索和礦物質,經過人體的新陳代謝,極易形成大量的磷酸鹽、碳酸鹽等,最終以結晶體的形式沉積于體內而形成。
42、然而這種解釋并不完全令人信服。
43、世界上素食主義者成千上萬,為何并無舍利子出現?佛門弟子不計其數,為什么不是每個人都有舍利子呢?一些學者認為,舍利子可能是一種病理現象,類似膽結石、腎結石之類。
44、這種解釋也難自圓其說,不少患結石癥的病人,死后火化,無一例有舍利子存在,況且出舍利子的高僧生前幾乎都是身體健康、安詳自在的長壽老人。
45、 還有,如:舍利為何有大有小?有多有少?舍利為何色澤不一,五光十色?更讓人百思不解的是心臟久焚不化,由軟變硬,成為一個巨大的舍利子。
46、這在佛教史上也前所未聞。
47、 【舍利(梵s/ari^ra,巴sari^ra,藏lus、rin%-bsrel、h!phel-gdun%)(1)】 指火葬后所遺存之粒狀骨。
48、梵語s/ari^ra,音譯設利羅、室利羅、實利,意譯為體、身、身骨或遺身。
49、即指死尸或遺骨。
50、 有關舍利的種類,有數說。
51、 (1)全身舍利與碎身舍利,前者指埋葬的全身遺體,后者指火葬的遺骨。
52、此說出自《菩薩處胎經》卷三〈常無常品〉。
53、或謂將遺骨全部納于一塔者,稱為全身舍利;反之將遺骨分置多處者,稱為碎身舍利(一稱分身舍利)。
54、 (2)身骨(生身)舍利與法頌(法身)舍利二種。
55、《浴佛功德經》以佛之遺骨為身骨舍利,稱佛所遺之教法為法頌舍利。
56、此種舍利顯示佛滅度后,佛所說教法與戒律之永住于世,可為眾生之依止,故相對于身骨舍利而稱之為法頌舍利,或略稱為法舍利。
57、 (3)骨舍利、發舍利、肉舍利三種。
58、《法苑珠林》卷四十謂骨舍利為白色,發舍利為黑色,肉舍利是赤色。
59、 后世所謂的舍利,為小豆大之粒狀,其質堅實,稍有光澤,多被安置于小塔而受供養。
60、一般相信佛之遺體火化之后,悉成小粒狀,而且質堅,錐打不碎。
61、然如系佛弟子的舍利,則錐擊便破。
62、不過,近世在印度發現的八分佛舍利之一,則如通常人骨被火燒后之狀,既非粒狀,亦不堅實。
63、古來亦流傳佛之頂骨、牙骨、指骨等物普受信徒禮拜。
64、由此可知,除粒狀舍利外,亦有其他佛遺骨流傳。
65、又,安置佛舍利的寶塔,稱為舍利塔,亦稱舍利浮圖。
66、安置佛舍利之瓶,稱為舍利瓶。
67、供養佛舍利的法會,則稱舍利會。
68、 依《長阿含經》卷四〈游行經〉所述,釋尊于拘尸城雙樹間般涅盤后,佛舍利八分。
69、由八個國家各自起塔供養。
70、另據《阿育王傳》卷一載,佛滅度百年后,阿育王搜集佛遺存的舍利,建造八萬四千寶塔供養之。
71、 佛教徒對于佛之舍利,存有難逢難遇之想,故愿意恭敬供養。
72、且往往信仰舍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
73、因此供養舍利,即如同禮拜佛成道的菩提樹、金剛寶座、佛經行之足跡等事之意趣,欲結下值佛聞法之因緣而速成菩提。
74、《金光明經》卷四〈舍身品〉云(大正16·354a)∶‘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
75、’《大智度論》卷五十九謂(大正25·480a)∶‘供養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許,其福報無邊。
76、’ 除上文所載之阿育王集佛舍利盛于八萬四千寶篋,建立八萬四千塔之外,其他各地亦有供養舍利的情形。
77、如《高僧法顯傳》師子國(錫蘭)條載,該國王城中有佛齒精舍。
78、《大唐西域記》卷十一僧伽婆羅國(錫蘭)條說,王宮之側有佛牙精舍。
79、《高僧法顯傳》載,那竭國界醯羅城中有佛頂骨精舍。
80、《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玄照條載,玄照曾至迦畢試國禮拜如來之頂骨。
81、《大唐西域記》卷十二載,玄奘回國時請得如來之肉舍利一百五十粒攜回。
82、《宋高僧傳》卷一載,義凈歸朝時攜回舍利三百粒。
83、 關于佛舍利之靈驗事跡,古來即有流傳,而且由于至誠心而感得佛舍利的記載亦屢有所見。
84、依《高僧傳》卷一〈康僧會傳〉所述,吳主孫權原不信佛教,嘗召康僧會問佛教靈驗之事,僧會乃請期三七日,感得舍利,五色光炎照耀,孫權令力士以砧■擊之,砧■俱陷而舍利無損,孫權乃大為嘆服。
85、關于此等事例,《三寶感通錄》、《廣弘明集》與《法苑珠林》等書皆有記載。
86、 唐朝,長安城外法門寺(原稱阿育王寺)所供奉的佛舍利,頗得朝野之尊信。
87、憲宗元和十四年(819),韓愈上‘諫迎佛骨表’,謂不可將夷狄之人(佛)之枯骨奉入宮禁,宜付諸水火而根絕之云云。
88、帝見表大怒而貶之為潮州刺史,且命張仲素撰佛骨碑。
89、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令陳留再建八關寺靈感塔,安奉佛指舍利,帝自制發愿文奉迎之。
90、其后,對舍利之崇敬依舊盛行。
91、 此外,記述荼毗高僧而獲舍利者亦為數不少。
92、《宋高僧傳》卷七〈希圓傳〉載,希圓寂后,荼毗其遺體,得舍利七百余粒;同傳卷七〈玄約傳〉述及收得玄約之舍利數百粒。
93、 又,相傳阿育王建立的八萬四千塔中,亦有存于中國者,如《廣弘明集》卷十五列舉十七塔,《法苑珠林》卷三十八列有十九塔。
94、《法苑珠林》所列十九座佛塔中,于今唯存會稽鄮縣塔(在今浙江鄞縣阿育王寺)。
95、除阿育王寺外,中國現存的佛舍利,另有北京西山佛牙塔的佛牙舍利等,共計有八三一粒。
96、茲將中國佛舍利分置的情形列表如下∶ 分 布 地 區 朝代 現 存 數 量 備 注 佛牙 佛指 佛 身 其他 浙江鄞縣阿育王寺 晉 1 北京西山佛牙塔 南齊 1 48 南齊僧法獻得佛牙于于闐 蘇州虎丘塔 宋 1 迦葉佛舍利 鎮江甘露寺鐵塔塔基 長干寺 晉 11 禪眾寺 唐 156 銀函 宋 56 宋嘉佑初劉永徒攜佛骨西來 銀圓盒 宋 177 木函 宋 372 北京云居寺雷音洞 隋 4 陜西法門寺 唐 臺北善導寺 民國 2 西元1988年斯里蘭卡瑪希揚格那寺所贈 小 計 1 4 824 2 在日本,亦夙有舍利感應之事,如《日本書紀》卷二十敏達天皇十三年條所載,司馬達等于設齋會時感得佛舍利,將之呈與大臣蘇我馬子,馬子以鐵錘試之,鐵錘破而舍利不壞,將之投入水中亦不沈。
97、馬子、司馬達等因此篤信佛法。
98、又,《太子傳古今目錄抄所載扶桑舍利集》所載,圣德太子二歲時,向東方稱南無佛,從掌中墮下舍利,色白,如小角豆許。
99、此舍利世稱南無佛之舍利,相當著名。
100、 意義非常 揭開舍利神秘面紗。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