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十日談 | 蔡金萍:一米視角看生活 世界快看
發布時間:2023-06-21 14:35:44 文章來源:新民晚報
十日談|蔡金萍:一米視角看生活


(資料圖片)

剛從四川南充回上海,這次是帶著中福會兒童藝術劇院的現實主義題材兒童劇《那山有片粉色的云》參加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戲劇展演,劇組里的演員和舞美隊伍基本都是80后和90后,還有3名來自馬蘭花藝術團的小演員,最小的才6歲,他們都是上海兒童劇的未來和希望。這次參演我們帶回了一塊“優秀兒童劇”的獲獎獎牌,也帶回了行業內全國專家對我們的肯定。

今年是我們劇院的創辦人宋慶齡先生誕辰130周年,劇院也已經成立了76年。在宋慶齡先生“實驗性、示范性”的辦院方針指導下,中福會兒藝已經創作了近400部作品,劇院首任院長任德耀創作的經典兒童劇《馬蘭花》自1956年創排以來陪伴了幾代孩子的成長,這部作品也是第一個走出國門的兒童劇,經過幾次復排,它至今仍是兒童劇舞臺上的不老常青松。

我剛進劇院的時候還是一個戴著紅領巾的小姑娘,到現在已經快50年了。當我從前幾任院長手里接過兒童戲劇的擔子的時候,更多的是接過了一份責任,76年來劇院承擔的是一份為少年兒童創作精品力作的社會責任感,要為他們提供正能量的作品,要讓他們感受到世間的真善美,在看了兒童劇之后,小觀眾的內心能得到一些小小的觸動。

讓這個76歲的兒童藝術劇院藝術生命長青的秘訣究竟是什么?傳承與發展的助推器又是什么?

劇院的受眾群是0-18歲的少年兒童,針對不同年齡的觀眾創作不同題材樣式的兒童劇,多元化的創作讓劇院誕生了中華傳統題材劇目《東方小故事》《東方小故事2》《司馬光》《花木蘭》《年獸》和中華文化探源作品《大禹治水》《精衛填海》,以及反映當下少年兒童生活的作品,《燦爛的陽光》《彩虹》《大順子吼歌》《那山有片粉色的云》《放飛的天空》等。為中小學生創作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的創作是劇院多年的堅持,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正處在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為他們創作現實題材作品創作難、演出難,要被他們真正喜愛也不容易。為他們創作好的作品,首先要主創“下生活”,深扎到現實生活的土壤深處。

這次我們帶去參加全國優秀兒童戲劇展演的《那山有片粉色的云》就是當時已有70多歲高齡的編劇歐陽逸冰老師親自走進貴州大山里創作出來的,他扎根當地畢節市與當地的孩子一起生活了一個多月。該劇的主創團隊在二度創作之初,跟隨著歐陽老師的腳步走進貴州采風,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這才讓該劇充滿當地人文風情特色。扎根生活、懂得生活的藝術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能讓我們劇院藝術生命長青的秘訣。

從2015年開始,劇院開始將經典文藝作品搬上兒童劇舞臺,從第一部《泰坦尼克號》到《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以及今年年底即將上演的《唐吉訶德》。這一系列的魅力在于能讓孩子們在現今這個浮躁的社會中沉靜下來,用跟他們一樣高度的“一米視角”看一部經典文藝作品的舞臺呈現。成年人的經典能搬上兒童劇舞臺,并被這些孩子們追捧,就是因為編劇、導演和主創能讓自己用跟孩子一樣的高度看待這部作品,看待這些孩子的生活和精神需求。

劇院創作的發展依靠的力量是人,是劇院自己的編導團隊,將這個傳承與發展的秘訣傳遞下去,為這個團隊搭建一個創作發展的平臺就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要讓這些熱愛兒童劇舞臺、愿意為少年兒童奉獻的編劇、導演們有展現自我的空間,讓孩子們能擁有更多喜聞樂見的兒童劇。

(作者蔡金萍系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院長)

標簽:

精彩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