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林肯汽車成不了主流,還能挺多久?
2023年,國內的汽車市場在新能源、電動化的推動下呈現百花齊放之勢。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有人“得意”自然也會有人“失意”,身居二線豪車市場的林肯汽車便是“失意”的其中一員。
(資料圖)
在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下,傳統豪華車市場整體走向萎縮,而林肯汽車的下滑問題也尤為突出。過去的2022年,林肯全年銷量7.93萬輛,同比下滑了13.4%,不僅未能突破十萬輛的大門檻,而且銷量持續下滑。
今年6月份林肯銷量僅為5136輛,1-6月份零售銷量29276輛,同比下滑了15.5%。不管是單月銷量還是累計銷量,林肯都面臨著巨大的滑速壓力。
作為“二進宮”的豪華品牌,在此前的幾年,林肯憑借國產化后的產品價格優勢,贏得了不錯的品牌聲量,年銷量一度以30%-40%的幅度持續上升,從2019年的不足5萬輛到2021年的直逼10萬輛大關,迅猛的發展勢頭甚至被業界譽為“林肯現象”。
然而,好景不長。在品牌百年之際的2022年,本想以超10萬的年銷量作為品牌“獻禮”的林肯,卻無奈遭遇銷量滑鐵盧,上升勢頭被生生打斷。
在國產化的第三年,林肯的銷量由前兩年的增長兩位數轉為下滑兩位數,在國產化紅利消退、眾多新自主品牌崛起的浪潮中,“林肯現象”走向了終結,小眾的林肯依舊未能成為主流,他到底差在哪?
高層人事變動,內部局勢堪憂
頻繁的人事變動,讓林肯中國內部局勢堪憂,或許也是導致林肯銷量滑坡的原因之一。
2022年9月,在銷量下滑之時,林肯中國遭遇了高層人事變動:林肯中國總裁毛京波因個人原因離職,新任總裁由肯中國執行副總裁朱梅君接替。
(朱梅君)
對于毛京波的離任,外界議論紛紛,畢竟這位有著“鐵娘子”稱號的總裁,可是業界普遍認可的“林肯現象”背后的最大功臣之一。
毛京波于2018年6月加入林肯中國,在任期間帶領林肯款速轉型,主導了林肯車型的國產化進程。憑借林肯冒險家、林肯飛行家、林肯航海家,三款國產SUV,林肯中國進入發展快車道,成為2021年增速最快的傳統豪華汽車品牌。
開創了國產化時代,創造了“林肯現象”,突破了年銷量紀錄,讓中國成為了林肯全球第一大市場,銷量超越美國本土·····毛京波為林肯品牌在國內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這也成為了后繼者最難以挑戰的難關。
接任毛京波的,是老福特人朱梅君,朱梅君在福特汽車公司工作了27年,曾擔任林肯中國執行副總裁,負責林肯品牌在華的銷售、售后服務和網絡發展等業務。
然而,林肯中國新掌門人朱梅君的“轉正”,似乎也并未能扭轉林肯汽車的銷量頹勢。2023年已過一大半,朱梅君曾提出的“讓更多人喜歡上林肯”、“10萬輛目標”以及“電動化不缺席”三大目標,似乎也均未見成效。
倘若品牌銷量繼續下滑,林肯汽車能否在中國市場安然度過第二個百年,還真不好說。外界都把銷量差的責任歸結為朱梅君的無作為!作為企業銷量負責第一責任人,這也不是不無道理。
“換殼”質疑不斷,外部隱患長存
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總統名字命名的品牌,林肯汽車本應給人以豪華氣派的總統座駕排面,然而現實中的林肯汽車卻備受“換殼”質疑,質量堪憂,投訴不斷。
作為豪華品牌,林肯與福特同屬于福特集團,而國產后的林肯也存在與福特車型共線生產、零部件共用的情況,因此不少網友戲稱林肯為“換殼福特”。同樣受到類似質疑的還有雷克薩斯,而因為雷克薩斯車型全部是原裝進口,因此抵消了部分質疑,而國產的林肯似乎“無處申冤”。
目前林肯旗下在售車型有中型轎車林肯Z,SUV車型飛行家、航海家、冒險家、領航員等,車型定位涵蓋了中型、中大型、大型尺寸。上市不久的中國市場專供車型林肯Z,被外界質疑為是“換殼福特蒙迪歐”,首款國產SUV冒險家也曾被質疑為“換殼福特銳際”。
在外界看來,林肯汽車與福特采用相同的平臺,且外觀也差別不大,似乎每一款車都能找到獨特對應車型的影子,林肯Z對應蒙迪歐、冒險家對應福特銳際、航海家對應福特銳界、飛行家對應福特探險者,甚至連進口車型林肯領航員也頗有福特F150大皮卡的影子。
盡管林肯的車型與福特存在調教和配置上的差異,但這種“莫須有”的“換殼”認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林肯的品牌形象和產品銷量。
除了愈演愈烈的“換殼”質疑之外,林肯的產品質量也頻遭投訴。
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林肯旗下多款車型被消費者投訴,車主們反應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發動機故障、發動機異響、剎車故障、變速箱頓挫、車機故障、OTA升級不兌現等等。據相關同級,林肯汽車光2020年7月31日至2021年8月,一年間就有7次召回記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銷量快速增長的時期,林肯同樣爆發的產品質量問題同樣也很多,這也難免會讓消費者對這個冉冉升起的“新國產豪華”品牌產生可靠性的質疑。
質量是汽車的生命線,也是品牌賴以生存的根本。質量不行,故障不少,還動不動就召回,如此境遇下的林肯,銷量又怎么會好呢?
新能源規劃遲滯,電動化短板明顯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整體豪華車市場銷量為309萬輛,同比增長6%,而傳統豪華車市場整體下降4%,新能源豪華車市場則同比增長了49%。
面對新能源市場快速增長的需求,各大品牌不斷加碼電動車,傳統豪華品牌BBA、二線豪華品牌凱迪拉克、沃爾沃、雷克薩斯都相繼推出純電動車型,同期的其他豪華品牌已在中國市場推出了多款電動化車型,而林肯的電動車卻仍處于概念車階段,電動化短板非常明顯。
在過去的三年里,林肯主要推動實現燃油車型的國產化,對于電動化發展似乎有點分身乏術。2021年8月,林肯在成都車展上推出了插電混動版冒險家PHEV。
作為品牌僅有的一款PHEV車型,冒險家PHEV在市場中的存在感相當低,2022年全年累計銷量僅1530輛。至于純電方面,林肯的首款純電動概念車The Lincoln Star于去年4月完成全球首秀,但新車目前也僅是概念階段,何時上市依然是未知數。
按照林肯的規劃,今年下半年品牌將開啟“混動元年”,主力推出混動車型,并計劃在2026年之前推出4款純電動SUV。然而,在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的環境下,林肯電動化規劃似乎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BBA憑借著超強的品牌力屹立不倒,而其他的豪華汽車品牌也均受到了新興汽車品牌的挑戰和擠壓。以特斯拉為師,包括了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等一眾自主新能源車企,正在中高端市場不斷蠶食著雷克薩斯、林肯等二線豪車品牌的市場份額,新能源規劃遲滯的林肯中國,顯然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小編有話說:
在業界看來,林肯中國的銷量下滑并不意外。傳統燃油車市場的萎縮,理想、蔚來等造車新勢力品牌的涌入,給傳統二線豪華品牌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尤其是林肯這種競爭力不夠強的,更是手無縛雞之力。
作為重返中國市場且為人所熟知的豪華品牌,林肯倘若未能練好內功,做好質量上的把關,早日跟上新能源發展步伐,那別說止跌回升成為主流了,就連生存也成問題。
留給朱梅君和林肯汽車的時間不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