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八月的石林,熱情似火。激情火把,愛在石林,2023中國石林國際火把狂歡節即將啟幕。
作為一年一度的石林火把節前夕的重頭戲——取火儀式備受關注。送舊火、迎新火,象征著當地彝族人民對豐收與希望的祈盼。
8月9日一大早,石林圭山國家森林公園薄霧輕繞,彩旗飄揚,節日氣氛濃郁,石林圭山等地的彝族群眾身著民族服裝,興高采烈地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
上午11時許,隨著嘹亮的過山號響起,取火儀式正式開始。
彝族畢摩高舉火把,首先點燃位于迎火廣場最中央的主火堆。隨后。依次點燃代表石林縣各鄉鎮的火堆。當熊熊燃燒的火苗沖天而起,人們心中的“火種”也瞬間被點燃。
圍著火堆,熱情好客的彝族群眾歡快地跳起祭祀舞,表達無限喜悅之情。彝族群眾的歡歌熱舞,也感染了現場的游客,大家手拉著手一起載歌載舞,共同迎接2023中國石林國際火把狂歡節。“火”象征著光明、溫暖、熱情、生命和希望。彝族是一個敬畏火、崇尚火的民族,被譽為“火的民族”。每年的火把節前夕,石林彝族撒尼人都要在圭山之巔舉行神圣而莊嚴的取火儀式,再現彝族先民取火場景,這是每年火把節必不可少的環節。彝族群眾通過送舊火、取新火的儀式,祈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同時,取火儀式也詮釋了石林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據悉,石林的火種取自圭山之巔,通過“燧石取火”的方式獲取最為潔凈的火種。海拔2000多米的石林圭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石林縣城最高的山峰,也因此成了每年石林火把節取火地。在火把節前一天,石林彝族撒尼人由畢摩、扛神枝人、挑水人、牽牛人等代表全縣人民把已經燃了一年的火塘舊火送到圭山。在圭山之巔,畢摩誦經后,會用火鐮石擊石取火的古老方式采集火把節的圣潔火種,并由祭祀隊伍從山頂護送至山下取火壇中央,點燃象征豐收與希望的火把。
【鏈接】
圭山,彝語稱“構波瑪”,意為“大雁的山”,于2000年12月28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準成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山峰海拔2601米,南北長14千米,寬10千米,總面積3206公頃,系云嶺山脈余脈,主峰相對高度981米,為石林縣境內最高峰。圭山境內林海莽莽,生態環境優美,是旅游觀光、休閑康養的理想之地。
云南網記者 余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