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圖片 >
司馬徽:劉備雖得臥龍鳳雛想安天下,但是司馬懿和我關系不一般
發布時間:2023-08-01 07:10:18 文章來源:嗶哩嗶哩
001水鏡先生說了一句話: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啊。這就說明東漢已經奄

001水鏡先生說了一句話: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啊。這就說明東漢已經奄奄一息,這個時候匡扶漢室就是夢中的理想。 三方勢力均衡,誰蹦跶誰就死得快。而且劉備意氣用事夷陵之戰幾乎掏空了蜀漢,留給諸葛亮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和虛弱的國力,這個時候諸葛亮再鞠躬盡瘁改變局面的幾率幾乎為零,所以最早滅亡那是歷史必然。

得臥龍鳳雛則天下安,


【資料圖】

是徐庶這些荊州士人對諸葛亮和龐統能力的夸贊,

不是說和七龍珠一樣得到了就可以召喚神龍,

事實上劉備有了諸葛亮才有明確的戰略方向,

后期蜀漢也是靠諸葛亮強行續了幾十年國運,

龐統在劉備征蜀上也是立了大功,

可惜這哥們運氣太差,

征蜀途中才三十六歲就嗝屁了。

要知道當時劉備設了兩個軍師中郎將,

一個是前軍軍師龐統負責輔佐劉備進攻益州,

另一個是后軍統帥諸葛亮負責穩固后方保證補給,

正是二者各司其職劉備才能順利拿下益州,

龐統死后還好有法正接替他。

法正屢出妙計劉備才能在漢中之戰擊退曹操,

可惜劉備剛做漢中王沒多久法正也死了,

這下蜀漢再也沒人有能力接替前軍軍師這一職位,

后來蜀漢在襄陽之戰與夷陵之戰的大敗,

都是因為缺少一個龐統法正這一級別的軍師,。

如果龐統能活到五十歲,

說不定蜀漢還真有機會統一三國。

002

官渡之后,曹操逐漸統一北方,控制的生產力占了總生產力的七成,那么大勢就已經定下來了。

諸葛亮,劉備,孫權,他們所爭奪的不過是偏安一時和待時而動而已。什么時機呢,像羅馬和波斯雙方對抗幾百年,精疲力盡,雙雙衰落的時機。像拜占庭祖孫三代內戰,人腦子打出狗腦子的時機。像安史之亂,君主請你平亂的時機。

而在那之前。

赤壁輸了,重要嗎,重要,但有決定性嗎,沒有。

漢中輸了,重要嗎,重要,但有決定性嗎,也沒有。

隴右輸了,重要嗎,重要,但有決定性嗎,還是沒有。

石亭輸了,重要嗎,重要,但有決定性嗎,就是沒有。

人家能輸得起啊,隔幾年還能再給你多輸個幾次。

而蜀漢和東吳可輸不起,一次就足以傷筋動骨了。

世界上能以力動勢,把人從興盛直接打到垮的有沒有呢,有,但我熟知的就一例而已,可沒什么人有自信覺得自己就能是那一例。

所以,劉備他們能做的只有等待時機,但時機他不來的話那你也沒辦法。

而這兩者之中吳好歹居于守勢,而蜀漢居于攻勢,久戰之下,沒人能不犯錯,一旦犯錯,你不虛弱誰虛弱,誰虛弱,當然先滅誰。

003

外來政權,執政根基不穩。

劉備集團的核心人物都是來自中原的士族,劉備入主益州之后,必然面臨益州本土勢力的反抗。這樣的困境也一直困擾著東吳的孫權。所以劉備和孫權的大后方其實都不是很安穩,幾乎沒有傾巢而出的條件。一旦大軍出征,朝中空虛,就可能發生內部叛亂。劉備為了安撫益州本土人士,提拔重用益州士人李嚴,但是李嚴和諸葛亮之間也不是太融洽。李嚴曾經在諸葛亮出征北伐時故意斷糧,造成此次北伐失敗。愿景都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西蜀劉備集團人才的斷代是滅亡的主要原因,后主時代,亮多次伐魏耗盡國力,人才斷代,沒用強兵悍將怎么收復天下?

早期的西蜀集團,人才輩出,而東吳,北魏,哪個不是人才輩出?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天下哪里是那么容易收復?臥龍鳳雛雖是頂級謀士,但其他的集團并不是沒有頂級謀士,天下已然三分,三足鼎立,而東吳集團只是為了謀求生存才和劉備集團聯盟,政治聯盟的利益不存在了,那么東吳就是敵人,曹魏也是敵人,這樣的條件下,你動誰都不好動,曹魏國力最強,得到的人心也最多,早期的曹魏挾天子以令諸侯,政治正確,后期的曹魏,足夠強大,廢帝自立,這個時候其他兩個集團只是俎上之肉,東吳和西蜀還有蠻多矛盾,滅亡是早晚的事。

我是新心芯達人

,祝您能夠成就初心,游覽祖國層巒疊嶂的山河美景。

隨手點關注,祝您月入十萬。如有侵權,告知立刪。

標簽:

精彩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