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綿陽市涪城區吳家鎮,隨著各類機械車來回穿梭,投資50億元的陜西天回航天火箭發動機項目定制廠房悄然提速:從5月簽約至今,項目地基已基本完成,預計今年底將具備生產條件。
20公里外的綿陽工業園北區,投資10億元的北京未來宇航航天工程在軌交付服務項目已完成項目用房裝修設計,預計10月底完成裝修。
【資料圖】
經過3年培育,綿陽基本實現航空航天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已形成以“衛星工廠”為鏈主,上游沿鏈發展空間飛行器、火箭發動機和整箭研制產業,下游沿鏈發展太空服務、衛星數據應用等產業,逐步構建起商業衛星研發制造、發射組網、應用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條,空天產業生態圈正逐漸成勢。
當前,綿陽正加快構建以四大主導產業、八大新賽道產業以及未來產業為主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空天產業是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之一。根據相關規劃,預計到2025年,全市僅涪城區空天產業產值就將達到50億元。
在國內空天產業布局中,綿陽是如何異軍突起發展出相對完整的空天產業生態的?近日,記者深入探尋綿陽前瞻布局空天產業背后的“星密碼”。
謀篇布局,從“星”開始
走進位于四川綿陽工業園北區的“衛星工廠”,來到測控中心,記者看到,一整面墻被大屏幕占據,太空中多顆衛星傳回的信號在地圖上實時呈現?!斑@就是‘涪城一號’的軌道,它也是首顆四川造SAR衛星,將與其他5顆SAR衛星組成‘綿陽星座’?!痹摴S負責人指著一條黃色的軌跡線說。
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衛星,即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今年6月7日12時10分,“涪城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可實現對地表毫米級形變的監測。近日,在其傳回的衛星遙感影像上,華北地區水體面積變化情況清晰可見。
“SAR衛星具有全天時全天候的特點,可以在任何情況下及時傳回地面情況。該衛星傳回來的圖像,為不久前的防汛應急指揮提供了很好的輔助作用。”該工廠負責人說。
該“衛星工廠”于2020年落戶綿陽,目前有兩顆衛星在這里生產制造。工廠正在探索衛星自動化測試和衛星智能化批量化生產制造,預計2024年將實現SAR衛星批量化生產,年產能將從目前的6顆增加到20顆。
基于這一謀劃,當地提出要打造“中國星谷”,除衛星批量生產外,還將延伸到地面站建設、在軌測運控以及數據運營等環節。
進入2023年,這一目標從打造“中國星谷”發展到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空天產業集群。
空天產業集群內涵更豐富,包括火箭、衛星、商業空間飛行器、數據應用在內的“箭、星、器、數”整個產業生態。僅有衛星制造、應用還不夠,還需延伸衛星產業配套。
這也與我省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謀劃“合拍”。在不久前舉行的綿陽市委八屆六次全會上,每位參會代表的桌上都放著一份產業鏈技術鏈“圖譜”——每個產業的上下游、核心關鍵領域的頭部企業與綿陽產業基礎被清晰標注。精準發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綿陽的空天產業“圖譜”上,上中下游關鍵的產業節點均已實現布局。近日,隨著凱睿星通衛星通信系統研發及地面設備生產項目與涪城區達成簽約意向,空天產業“圖譜”上空白的“衛星通信”領域也將被填補。
研發驅動,聚“星”成鏈
為什么選擇綿陽?“這是以研發為主導的行業?!碧旎睾教旎鸺l動機項目負責人說,公司看重的是綿陽在航空航天科研領域的技術實力。
在6月舉行的綿陽空天產業發展大會暨空間激光技術應用研討會上,涪城區發布《關于加快空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涪城區支持空天產業高質量發展二十條政策(試行)》。除提供最高5000萬元的獎勵外,涪城區還將鼓勵區內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向空天企業開放試驗、檢測等資源,采購、配套使用區內空天產業企業相關技術及產品或服務等。
事實上,在上述政策起草制定階段,相關專家、空天企業負責人就充分參與其中,許多業內“痛點”也在政策中得到回應,例如成立50億元的產業基金對相關企業進行戰略投資。
采訪中,記者發現一個現象:空天企業特別喜歡“扎堆”。“衛星工廠”樓上,就是北京未來宇航航天工程在軌交付服務項目,這里距離火箭發動機工廠只有20分鐘車程,而后者的火箭發動機點火試車平臺也將完成選址,距離約10公里。
不久前,一支考察團從綿陽出發,前往西安、北京拜訪航空航天領域大院大所,同行的有空天產業代表,還有一批無人機企業。
無人機產業與空天產業均在綿陽規劃的未來產業之列,且二者在基礎科研等領域存在一些共性。為推動該產業發展,綿陽正籌備一場無人機產業大會,編制無人機產業發展規劃、設立無人機產業園的工作也將啟動?!翱粗鼐d陽的產業前瞻性,我們希望能成為一顆產業‘種子’,在這里成長為產業‘大樹’。”一家無人機企業負責人說。(尹秦 記者 祖明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