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海市印發《上海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23-2025年)》。計劃提出,加快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鼓勵私有乘用車電動化,持續推進純電動、氫燃料電池重型貨運車輛的示范試點及推廣應用。到2025年,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總量力爭突破1萬輛,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車輛占比超過50%。在政策支持及市場升溫背景下,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產銷及預期持續向好。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當前,在補貼政策、產業鏈持續降本、減碳需求的多重因素推動下,燃料電池汽車大發展的時機即將到來。相關概念股:億華通(02402)、東岳集團(00189)、吉利汽車(00175)、濰柴動力(02338)。
據悉,燃料電池汽車是一種使用車載燃料電池裝置產生電力作為動力的汽車,車載燃料電池能直接將燃料(如氫氣)和氧化劑的化學能通過電極反應轉化為電能。燃料電池汽車具有零排放、噪聲小、燃料來源廣泛、續航長、發電效率高等優點。
由于我國早就提出了將于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發展愿景。因此,積極發展氫能,引導高碳排放制氫工藝向綠色制氫工藝轉變,是能源革新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舉措。
(相關資料圖)
目前我國多個省市已出臺明確的氫能發展政策。上海市此前就曾發布《上海交通領域氫能推廣應用方案》,加快上海交通能源結構的低碳轉型發展。上海將積極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在交通領域的商業化示范應用,重點發展重卡、公交、冷鏈、非道路移動機械等應用場景,到2025年,力爭實現示范應用燃料電池汽車總量超過1萬輛。
近期,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提到,支持整車、零部件和科技企業加大智能網聯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力度,對在關鍵共性技術及成套產品研發上有突破且企業年產值首次達到1億元、5億元、10億元并形成一定銷售量的,同時年產值較上年度增長20%以上的智能網聯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100萬元、200萬元、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此外,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廣東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實施方案》也提到,有序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穩步推動電力、氫燃料車輛對燃油商用、專用等車輛的替代。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數據顯示,6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為670/955輛,同比增長27.1%/109.9%,1-6月為2495/2410輛,同比增長38.4%/73.5%。國金證券表示,燃料電池汽車放量確定性強,持續看好全年產銷。前6月產銷量已超去年前三季度總和,訂單量激增下整體呈現高增趨勢,行業放量特點呈“前低后高”,今年全年產銷看向萬輛。隨著政策落地定調、補貼細則開展驅動行業放量,頭部企業直觀業績反饋及增速將由裝車數據所反饋,FCV放量疊加大功率趨勢下,核心零部件環節率先受益。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燃料電池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場景的不斷深入,燃料電池系統需要適配長距離、高載重的運輸場景,未來將不斷朝著功率更高、壽命更長、啟動溫度更低、成本更經濟、運行更穩定的方向發展。
中信證券表示,氫能各產業鏈納入發改委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征求意見稿)中的鼓勵類項目,顯示產業地位將進一步提升。短期產業層面,燃料電池汽車6月銷量有明顯回暖,利好全年FCEV銷量預期;制取和儲運環節上,電解槽和儲運項目持續落地。該機構認為氫能各產業鏈納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3年本,征求意見稿)》中的鼓勵類項目將進一步強化氫能行業在清潔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中的地位,產業鏈各環節的龍頭公司值得關注。建議關注三個環節:綠氫制取環節;燃料電池車及相關零部件環節;儲運環節。
相關概念股:
億華通(02402):搭載公司燃料電池系統的燃料電池車輛已在北京、張家口、上海、成都、鄭州及淄博等地投入商業化示范運營,且產品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至冷鏈運輸、環衛及重卡等多場景。
東岳集團(00189):公司控股子公司東岳未來氫作為國內唯一擁有燃料電池膜全產業鏈量產基礎的企業,主導產品燃料電池膜技術先進,產線穩定,已獲得AFCC、巴拉德、億華通、重塑、上汽捷氫等國內外氫燃料電池領先企業的高度認可及應用合作。
吉利汽車(00175):公司早已布局燃料電池汽車領域,2019年就曾發布過一款氫燃料電池客車F12,并預計將于2025年推出采用氫燃料電池的量產車型。
濰柴動力(02338):公司在今年4月份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已開發完成15-260kW全系列燃料電池產品平臺,相關產品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氫耗低等優勢,搭載公司氫燃料電池系統的車輛已經批量投放市場。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