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紅網時刻新聞7月28日訊 為加快湖南省旱糧作物新品種和新生產技術運用與推廣,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7月25日,湖南省旱糧產業技術體系裝備崗位團隊在邵陽市組織召開旱糧作物提質增效技術集成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現場觀摩會,省農業農村廳、農機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國家相關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湖南農業大學、邵陽市農科院、武岡市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員參加了此次會議。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現場觀摩會系列機具。
上午,與會人員觀摩武岡市灣頭橋鎮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基地,現場重點展示了由湖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械化收獲與采后處理”團隊主持研發的4DZ-1.6Z型全喂入大豆聯合收割機、4YZ-2型全喂入玉米籽粒聯合收割機及2BFG-5型旋耕施肥播種機的作業性能。
團隊成員在謝方平教授的帶領下,堅持農機農藝融合,與農友農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兩款收割機適用于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工作時不影響鄰邊作物。其中大豆聯合收割機重點解決機收后大豆“泥花臉”多、青豆籽粒易破碎等問題;玉米籽粒聯合收割機針對割臺部件玉米掉棒、顆粒破損及損失率大等問題進行了專門優化。團隊與南縣偉業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聯合攻關的旋耕施肥播種機實現了南方黏重土壤條件下的玉米、大豆精量播種。
主要旱糧新品種及機械化生產技術觀摩會系列機具。
下午,與會人員在邵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試驗基地,觀摩了主要旱糧新品種及機械化生產技術。團隊牽頭設計的4DZ-4.0型全喂入大豆聯合收割機搭載了新型脫粒分離裝置,有效解決大豆機械化收獲破損率及損失率高的問題。4YZ-1型玉米摘穗機小巧輕便,適應性強,得到了現場觀摩人員的好評。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扎實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械化收獲與采后處理”團隊后續將找準“痛點”,加速推進機械化生產技術,促進大豆玉米提質增效,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一份力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