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7月1日,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首都師范大學承辦的“2023年第四期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崗前培訓”圓滿結束。來自全國25所院校的128名學員經過為期五周的系統培訓順利結業,即將踏上新的征程。
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馬力耕通過視頻方式致辭。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志愿者管理處副處長周之暢,志愿者管理處項目主管來永梅,國際文化學院黨總支書記姜國權、教學科研副院長李秉震,留學生招生管理副院長舒寧,國際文化學院專家和教師代表王春輝、王宇等嘉賓出席了結業儀式。結業儀式由首都師范大學孔子學院管理辦公室主任王麗華主持。
馬力耕在致辭中對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謝,對128名志愿者順利完成培訓表示祝賀。他殷切囑托即將赴任的志愿者教師們要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完成赴外任教任務,要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本領,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在與世界青年交流互鑒中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
周之暢在講話中祝賀志愿者們順利結業,她勉勵志愿者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本領,開闊眼界,以包容的心態去迎接新鮮事物,推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互鑒,成長為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新時代青年。
王春輝作為專家代表發言,他從自己11年前的“志愿者”經歷談起,鼓勵志愿者們要勇敢地面對問題,要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做好規劃,要用心去體會每一次的中文課堂、每一次的文化活動、每一次的與人交往,要做一個目光長遠、耐心專注之人。
王宇作為教師表發言,她說,“在中文教育走遍世界的大舞臺上,志愿者教師就是最可愛的人?!彼8V驹刚邆冊谕瓿扇蝿盏耐瑫r,能夠在這趟文化旅程中獲得富足與成長。
來自中山大學的李鳳祥代表培訓學員發言,她講述了自己在此次培訓中的收獲和選擇做一名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的初心,她期待自己能和所有的志愿者們一道,搭建起讓世界各國人民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橋梁。
隨后,姜國權、周之暢、舒寧為此次培訓的全體學員頒發證書,并送上行前祝福。結業儀式在全體志愿者們的行前誓詞和志愿者之歌合唱中落下帷幕。
據介紹,本次培訓是自疫情以來,該校首次舉辦的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崗前“線上+線下”培訓。培訓項目由國際文化學院統籌設計并組織實施。為期五周的高強度集訓為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中華語言文化的國際傳播培養了又一批踐行者。志愿者們將以此為起點,奔赴國際中文教育新的山海。(通訊員:首都師范大學李秉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