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全球熱頭條丨6月流動性觀察:年內首降息10基點,資金面平穩跨過半年末
發布時間:2023-07-03 10:11:48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7月3日電(分析師刁倩蔡翔宇)6月份,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

新華財經北京7月3日電(分析師刁倩蔡翔宇)6月份,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從地量逐漸加大,護航跨半年末資金面。在臨近半年末時點,央行適時加大短期流動性投放,有助于熨平市場波動、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截至6月30日,央行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12350億元。從擾動因素看,6月資金面主要受半年末時點考核、地方債發行加速、財政收支等因素影響。展望7月流動性,或主要受季節性影響,資金面缺口可控。

6月資金利率整體走勢較為平穩,跨月末利率有所走高。6月13日,7天逆回購期操作利率調降10基點,開啟了年內首次降息。6月份MLF利率同步調降10基點,1年期和5年期LPR同步調降10基點。在6月高頻數據的進一步走弱和存款利率“小步快走式”調降背景下,本次降息具有政策基礎,更重要的是提升市場信心,進一步推動市場復蘇。此外,6月末資金利率出現流動性分層現象,預估跨過季末后,資金利率將逐漸回落。


(相關資料圖)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3年第二季度(總第101次)例會近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再貸款再貼現工具的穩定性,延續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要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堅持“風險中性”理念,綜合施策、穩定預期,堅決防范匯率大起大落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一、流動性投放:公開市場加大逆回購操作,護航資金面平穩跨半年末

6月份,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從“地量”逐漸加大,護航跨半年末資金面。上半月,央行在公開市場一直維持地量操作,每日進行逆回購20億元操作,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15日,央行開始逐漸加大逆回購操作量,通過7天期滾動操作,以補充跨半年末流動性,護航資金面平穩。15日,央行開展1年期MLF操作2730億元,當日到期量為2000億元,實現了小額續作MLF。臨近月末,央行繼續加碼“補水”。26日,央行開展了244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為二季度以來公開市場逆回購最大單日操作量。16-26日,央行累計開展逆回購操作8980億元,實現凈投放7570億元。分析人士表示,臨近半年末時點,央行適時加大短期流動性投放,有助于熨平市場波動、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截至6月30日,央行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12350億元。

6月流動性受季末、半年末時點影響,資金面整體充裕。6月資金面的影響因素主要是來自于:一是6月為月末、季末、半年末時點,受時點考核影響,銀行資金需求較大。但央行投放流動性呵護資金的意圖明顯,且近期剛剛降息,資金面仍保持平穩。二是6月地方債發行較快,吸收銀行資金較多流動性。根據華金固收預估,6月份地方債披露計劃為8160億元。相較于5月份地方債7554億元的發行額度,6月地方債發行速度有所加快。三是盡管6月財政“支大于收”,但考慮到政府債融資情況,財政收入仍較大,吸收部分流動性。6月財政通常“支大于收”,財政收支將向市場投放部分資金,但考慮到政府債融資情況,預計6月政府存款仍將增加約2000億元,較歷史同期擴大了流動性缺口。

展望7月流動性,或主要受季節性影響,資金面缺口可控。根據中信明明團隊預測,7月雖然存在一定的流動性缺口,但更多是季節性因素所致,較往年相比實際上整體偏友好。一是政府債發行仍然保持高位,吸收流動性。二是跨過半年末后,銀行間短期資金需求將減弱,釋放短期流動性壓力。三是其他因素對流動性的影響,比如匯率走勢帶來外匯展開的變化,繳準繳稅等壓力。總體來看,7月存在一定流動性缺口,但更多是季節性導致。

二、資金利率走勢:政策利率年內首調降10基點,跨月末利率有所走高

6月資金利率整體走勢較為平穩,跨月末利率有所走高;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利率調降10基點。6月上旬資金利率走勢較為平穩,6月末資金利率有所走高。13日,央行開展7天期逆回購操作時,中標利率較此前下降10個基點。此次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降,是2022年8月以來的首次調整。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調降后,MLF利率及LPR利率均同步調整。本次政策利率調整是年內首次降息,釋放了加強逆周期調節和穩定市場預期的政策信號。隨著跨季末、跨半年末的資金需求增加,月末銀行間資金利率有所走高,且銀行和非銀行機構之間流動性分層的現象再現。這主要是由于季節性因素導致,隨著資金面跨過季末,資金利率將會逐步回落。

6月份1年期MLF利率同步調降10基點,1年期和5年期LPR同步調降10基點。6月MLF中標利率為2.65%,較上月下行10個基點,結束去年8月以來連續9個月保持不變。20日,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3.55%,5年期以上LPR為4.2%,均較上一期下降10個基點。分析人士指出,在6月高頻數據的進一步走弱和存款利率“小步快走式”調降背景下,本次降息具有政策基礎,更重要的是提升市場信心,進一步推動市場復蘇。LPR下行將帶動銀行貸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行,進而激發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提振投資和消費動能。隨著5年期以上LPR下調,購房者的貸款成本將繼續下行,提振市場信心,推動房地產行業軟著陸。

從月度利率水平看,6月月度利率有所上行,臨近調降后的政策利率1.90%。DR007的6月月度利率報1.89%,較上月平均利率1.85%上行0.04個百分點。一方面,6月平均利率上行主要是由于跨季末和半年末資金需求加大,帶動月度利率上行;另一方面,政策利率下行,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意圖明顯。隨著跨過6月末后,在政策利率調降的背景下,預估7月份資金利率將進一步走低。

三、貨幣政策展望:發揮工具總量結構雙重功能,防范匯率大起大落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3年第二季度(總第101次)例會近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再貸款再貼現工具的穩定性,延續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要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堅持“風險中性”理念,綜合施策、穩定預期,堅決防范匯率大起大落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際經濟貿易投資放緩,通脹仍處高位,發達國家央行政策緊縮效應持續顯現,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國內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市場需求穩步恢復,生產供給持續增加,但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驅動仍不足。會議指出,要克服困難、乘勢而上,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搞好跨周期調節,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全力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切實支持擴大內需,改善消費環境,促進經濟良性循環,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貸合理增長、節奏平穩,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結構性貨幣政策繼續發揮精準導向作用。6月30日,人民銀行決定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2000億元,進一步加大對“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金融支持力度。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繼續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精準導向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等領域的金融服務。此次人民銀行調增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表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正適時加大支持力度,與總量型政策工具一道,合力促進經濟增長動能恢復。此次會議也指出,保持再貸款再貼現工具的穩定性,延續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繼續加大對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綜合施策支持區域協調發展,同時還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支持銀行補充資本,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

防范匯率大起大落風險,保持匯率基本穩定。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經常賬戶延續穩定順差,外匯儲備充足,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發揮了宏觀經濟穩定器功能。央行后續有可能動用一些穩定匯率工具,引導市場預期。但整體看,人民幣匯率彈性顯著增強,市場情緒保持平穩。

標簽:

精彩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