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劉志成(左)做客湖南教育政務網訪談。
(資料圖片)
近日,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劉志成做客湖南教育政務網在線訪談,圍繞廣大網友關注的“深度參與‘楚怡’行動,高質量推進雙高校建設”主題,與大家進行深入交流。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唯一主要面向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產業的高職院校,在全國位列高職院校第一方陣,是國家職業教育的排頭兵。劉志成在訪談中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重點圍繞學校在“楚怡”行動和高質量推進雙高校建設方面的做法和成果娓娓道來。
劉志成表示,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職業教育“楚怡”行動部署,傳承發揚“愛國、求知、創業、興工”的“楚怡”職業教育精神,湖南鐵道職院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實踐:
一是高度重視,狠抓項目建設。湖南鐵道職院領導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楚怡”行動工作,成立黨委書記和校長掛帥工作領導小組,積極謀劃、統籌指導各類項目申報工作,從團隊成員組建、政策分析指導等方面給予支持,推進項目申報。
學校立項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職學校(A檔)、湖南省楚怡高水平專業群4個、“楚怡工匠計劃”試點院校、湖南省“楚怡”文化傳承基地、“楚怡”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楚怡”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楚怡”行動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項目7項,在2023年“楚怡杯”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榮獲一等獎7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19項。
二是凸顯特色,打造品牌亮點。湖南鐵道職院聚焦楚怡職業教育精神、職業啟蒙教育和勞動實踐教育,完善楚怡文化育人體系,打造楚怡文化品牌,更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學校把勞動教育納入學校《學生素質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制定了學校《2023年楚怡讀書行動實施方案》,開展“萬人齊誦中華經典”“‘湘閱讀 工力量’教職工閱讀分享”“我的好書推薦”“‘我是鐵道讀書人’風采展示”等12項系列活動,著力推動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打造“書香湖鐵”,努力讓“百班百日讀百篇,萬人萬時習萬卷”成為讀書行動中的響亮品牌。
三是對接需求,培養“湖湘工匠”。充分發揚“楚怡”興工傳統,適應新技術和產業變革需要。作為“楚怡工匠計劃”試點院校,學校對接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與運用企業人才需求,以“厚基礎、重復合、強素養”目標導向,重新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了《“十四五”教育教學改革實施方案》,重構了公共基礎課程體系,加強了模塊化課程改革,增設了《人工智能》《幸福人生》《跨文化交互》等特色素質教育課程,推行了“湖南鐵道大體美勞工程”。
從學校層面、專業層面、管理層面整體推進專業技術升級與數字化改造,開展了“主修專業+輔修專業”“國際工匠班”等培養試點,深化了“崗課賽證”融通。形成了從基礎到能力再到素質提升,從課內到課外、校內到校外、線下到線上,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培養,增強綜合育人水平。
四是德技并修,培育“良匠之師”。湖南鐵道職院以師德師風提升計劃為引領,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暢通教師校企雙向流動突出“雙師型”教師個體成長和“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構建了具有學校特色的職業教育教師培訓體系和教師發展支持體系。
截至目前,學校現有“楚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楚怡”名師工作室3個、“楚怡”教學名師2名、專業教師很多是來自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龍頭企業的創新人才、工程技術人員,其中鐵道機車專業教師80%來自企業。
劉志成介紹,圍繞“雙高計劃”,湖南鐵道職院規劃了包括“加強黨的建設”“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等10大項目43項任務。五年計劃安排建設資金32500萬元。目前整體任務完成率達到86%。
具體而言,在任務推進過程中,湖南鐵道職院按照“三級任務、三段調度、三個融合”的“三三三”管理機制進行管理。
一是實施三級任務管理。整體項目推動遵循分級管理原則,第一級是“雙高計劃”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學校層面建設工作。第二級是項目負責人或部門負責人,統籌十大項目層面建設工作。第三級是子項目負責人,統籌子項目層面建設工作。
二是實施三段調度管理。學校對“雙高計劃”推進工作實行“月推進、季調度、年總結”工作制度,即一月召開一次推進會,由項目組負責;一季度召開一次調度會,由學校雙高辦負責;一年進行一次全面總結,由學校分管雙高校領導負責。
三是實施三個融合管理。一是“雙高計劃”和日常工作深度融合,實現有序推動。二是“雙高計劃”和教育部提質培優、湖南省職教高地等改革項目融合,實現創新改革。三是“雙高計劃”和學校“十四五”規劃融合,實現引領發展。在融合管理中聚焦高層次人才、高層次項目、高層次成果、高層次獎項、高層次平臺五大領域,在思想認識、工作目標、責任落實上對標找差,系統謀劃、合力攻堅、補齊短板。
標簽: